熱敏電阻、NTC溫度傳感器生產企業
發布時間:2017/3/13 訪問人數:954次
南京時恒電子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系列化自主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多項產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建有省級研發中心。國內
NTC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
NTC溫度傳感器生產企業(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多項科技項目獲得包括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在內的各級政府的立項和資助。擁有2.5萬m2現代化廠房及專業自動化生產/檢測設備,年生產能力>10億只。
研究人員在《ACS Nano》期刊發布的“利用聲流體增強納米粒子濃度”(Enriching Nanoparticles via Acoustofluidics)一文中,介紹一種富含聲流體納米粒子的組件,能透過使用低功耗聲波,在玻璃毛細管中產生單漩渦聲流。
【前沿視點】聲流體芯片為疾病檢測鋪路
如上圖所示,該聲流體組件相當于一個硬幣大小;低至5V作業的低功耗設置包括在頂部制造的壓電基板(LiNbO3)與叉指換能器(IDT),以及方形玻璃毛細管采用UV環氧薄層接合在基板上。
施加射頻(RF)信號至換能器(在MHz范圍內),可產生表面聲波(SAW),并以垂直于玻璃毛細管的方式行進,啟動扭轉振動模式,并產生具有單漩渦的聲流。
【前沿視點】聲流體芯片為疾病檢測鋪路
以3D圖顯示基于聲流體的納米粒子組件,而側視圖(下)則顯示SAW如何在表面傳播,并在玻璃毛細管中引起扭轉振動
這個看似簡單的配置已經預先證實,并可作為機械模擬工具。根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能夠優化并開發工作原型,結合單漩渦聲流與聲輻射力,以便在較小容量的毛細管中填充次微米與納米級粒子。
研究人員并以實驗驗證其最新發現,在毛細管的中心軸向聚集二氧化硅和聚苯乙烯粒子至80nm至500nm范圍。聲流體芯片還可用于免疫測定責,以熒光擷取標記生物標識物的納米粒子被濃縮,以增強發射信號。
在某些情況下,毛細管內的軸向濃度允許以非常低的濃度(低至0.9nM)檢測生物標識物,從而增強了30倍信號強度,相形之下,直接進行熒光測量則無法顯示同樣微弱存在的生物標識物。
這種低功耗且低成本的聲流體芯片還整合了微型光譜儀,適于許多定點照護(POC)應用,目前也已有一家新創公司準備商用化這種聲流體芯片。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普拉特工程學院(Pratt School of Engineering)教授Tony Jun Huang表示,“我們初步的發展藍圖是在2020年實現商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