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2390195
15190477151
在全球電子業務領域中,客戶和供應商不僅需要分銷商將電子產品零件推向市場,更希望與擁有最先進技術、勇于創新、財務狀況穩定的全球性分銷商合作。分銷商成為供應網絡的經理人,通過全球化服務、有獨特地理優勢的供應網絡將供應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戶緊密聯系起來。電子元件分銷商的工作也已不再單是促銷電子元件供應商的技術產品,而是積極參與整體技術供應網絡管理,為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客戶和CEM(合同制造商)提供供應鏈服務。
今天,全球供應鏈管理在電子元件分銷領域中尚屬一個相對嶄新的概念。其實,它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初期是單一企業供應鏈模式,然后發展為全球化運營模式,如今則利用信息平臺,建立起了本地化的全球運營模式。
供應鏈管理起源于80年代中期。當時,一些業務遍及世界各地的公司開始長期認真地評估他們花費在原料上的成本,并研究有效降低相關成本的方法。最終,表面貼裝技術的推出使廠商能夠將生產程序自動化、省去手工成本、改進質量,但創新不止于此。隨著程序自動化,原料便成為電子產品的主要成本。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削減成本?自然是與原料有關的間接成本,即庫存、折舊、倉儲及物料處理人員等開支,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便應運而生。
當時的分銷商及有遠見的客戶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合作。這便是最初的單一企業供應鏈模式階段,由供應商管理庫存,現場補貨和及時供貨。客戶對分銷商的要求不再是簡單地及時供應電子元件和滿足本地元件需求,他們已將分銷商視為戰略合作伙伴。分銷商若想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合作伙伴,就必須改變公司的業務重點,引進現代供應鏈程序,建立全球化運營模式,以滿足供應商和客戶的需求。
分銷商如果要進行全球性運營,將面對更多的難題。OEM在開發一套全球業務模式時所面臨的挑戰是將地球一端的設計、樣品及投產前的產品,轉移到地球另一端的CEM處進行生產。CEM再依據OEM的需求,將產品轉至最經濟的生產地區。這就要求電子元件分銷商必須做到在適當的時間、在適當的地點、提供適當的元件。這一切其實是知易行難,單是將一張物料訂單從一個地點轉移至另一處,當中已需兼顧不少環節,如不同的定價模式、入口配額、關稅及物流管理等,更不用說因產品設計不斷修改、市場供求變化或個別地點分銷渠道未盡完善等因素所引發的其它變數。真正操作起來問題很多,會導致生產延誤、元件存貨過期和負債,以及物料過剩,直接影響成本變化。為適應該勢,全球分銷商需要利用全球信息技術平臺,在世界各地提供無故障的客戶物料訂單轉移,以保證無一丟失。
先進的信息平臺還要全盤考慮不同地區對不同產品的需求,作出不同的調配分組,確保遍及不同地點的管理人員能夠通過一套虛擬的工作流程,緊密合作。例如歐美地區的工作人員在某一時區獲得了信息及相關元件流動的資料,身處另一時區的亞洲工作人員便會獲得相關物料的即時更新資料,暢通無阻。這便是結合本地需要的全球化業務模式。這種業務模式將物料流動過程中的每個站點串連起來,確保元件不間斷地送達每一個指定的生產地點。有效地將一個地區的產品設計活動與世界另一端的元件用量連接起來,這將對供應商、OEM和CEM都極有價值。在這種模式中,分銷商還需要為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貨倉、進行零件編程服務等提供本地化的支持和資源。
上一篇: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市場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