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行業:車聯網新模式 汽車電子在路上
發布時間:2016/1/8 訪問人數:654次
本周主要觀點:汽車電子在路上,無人駕駛和車聯網將是下一個科技浪潮:根據德勤預測,2016年全球汽車電子規模有望達到2348億,2012-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9.8%,增速明顯高于整車行業的增長率。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汽車產業的繁榮發展、市場需求的迅速釋放、技術進步直接帶動了汽車電子行業的迅速崛起。汽車電子分類眾多,智能創新帶來更多機會。互聯網的核心在于用戶時間段的爭奪,而汽車駕駛時間成為下一塊爭奪的重要時間入口!基于智能駕駛、車聯網的創新是下一個科技浪潮,蘋果19年做車,17年準備供應鏈,谷歌、百度等無人駕駛持續推進,基于軟硬件、數據運營的持續推進,將加大行業創新推進速度!新能源汽車先行,隨著蘋果等巨頭切入智能汽車領域,成本下降要求成為關鍵性突破指標之一,兩大方向重點關注:基于技術的持續創新帶來成本下降以及自動化設備效率提升!先導智能、南洋科技持續關注!車聯網現有模式各自為營,難以推廣:1)目前車聯網第一種簡單的模式是基于智能手機為語音數據樞紐,加上互聯網內容商的推動,由互聯網、上游方案商及通信芯片商組成團隊進行。基于手機市場換代基本完成,芯片商和方案商將下一個目標對準車載設備,蘋果、谷歌、騰訊等廠商也切入到這個車聯網。由于互聯網廠商、手機廠商各自為營,標準難以統一,同時切入車場尚需要時間。2)車聯網第二種模式是基于自帶通訊模塊SIM。由于車內數據眾多,實時性強,包括遠程控制,總需要的車內內置SIM卡通訊完成聯網。三大運營商在基于智能手機市場被瓜分完成后,急需尋找新的增量市場。所以三大運營商最積極推進的是車載設備通訊卡。車聯網最終必須形成聯盟模式,新模式大數據說話。從行業利益點來看,車聯網是兵家必爭之地。車廠、手機廠商和互聯網擁有用戶入口,且這三個入口人群重疊度極高;運營商擁有服務定價的能力,對于車聯網數據傳輸和下沉渠道都有決定性作用;保險則是直擊自身業務車險業務虧損的痛點。從各方的利益和痛點來講,形成產業聯盟后,才能打破用戶邊界,迅速降低成本,下沉渠道,實現數據采集,用大數據來改變保險、車廠對于安全和智能的設計改變。從大家現有的優勢來講,也是需要互補才能把握用戶。因此,最終車聯網必將形成聯盟模式。未來羊毛出在豬身上,保險大數據將改變汽車行業商業模式。關注個股:智能化汽車標的:全志科技、水晶光電、中茵股份;新能源汽車標的:先導智能、南洋科技、華工科技。
上周市場回顧:電子板塊上周漲跌1.30%,跑輸滬深300指數0.57個百分點,年初以來累計上漲74.11%,跑贏滬深300指數65.49個百分點。
上周子行業中半導體、元件、光學光電子、其他電子、電子制造漲跌幅分別為-1.08%、3.08%、1.32%、2.10%、1.38%。
本周行業與公司事件提醒:關注公司股東大會股權登記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