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2390195
15190477151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網購已成常態。互聯網同時也推動著電子商務向電子元器件分銷領域滲透,隨著2015年元器件實體市場需求遇冷,元器件分銷企業尋求轉型,市場需求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大型代理商認識到網站在降低運營成本,拓寬客戶的作用,愈發重視電商能力的升級。一些傳統大型分銷商將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實體銷售的補充,比如安富利推出的Express,富昌電子成立FAI,大聯大運作日臻成熟的SPP,科通集團也創立自營電商Cogobuy。大的代理商瘋狂的吞占市場,以致分銷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這股力量也驅動電子分銷商進行模式的創新,積極去尋求策略和轉型。元器件的在線交易對比線下業務具有的獨特優勢,為電子分銷領域迎來來商業模式創新的契機。
目前,中國元器件分銷市場上主要的電子商務模式大致有三種。
第一種以DIGI-KEY、e絡盟、Mouser、RS等歐美小批量在線目錄分銷分銷商為代表,現在說起以上這幾家公司,幾乎是無知不知不人不曉了。他們擁有數百家供應商的產品授權,具備豐富的產品線資源,產品種類少則幾十萬種,多則幾百萬種。他們網站都有價格,與自己數據庫對接可以實時數量的更新,而且像MOUSER,e絡盟等已經完全進入了國內市場,支持人民幣,支付寶付款,有強大的在線運營管理經驗和IT支持能力,因此成為電子商務市場最具實力的玩家之一。這些大的分銷商進入國內市場,必定會分走較大一塊蛋糕。缺點是價格偏高,本土化程度低,使用購買不人性化,溝通困難,香港交貨,銀行費用等等一系列困難掣肘了這些企業的房展。
第二種是純信息平臺:以云漢芯城,華強芯城,ICGO,芯聯盟等等現貨代購公司為代表的代購模式,其特色在于依托第一種梯隊,向客戶提供海外直購的平臺。
代購模式是中國市場特色的一個產物,緣起于人民幣結算和稅費障礙。因為國外單獨買貨成本,運費,風險太高。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目錄分銷商增加了額外的費用,所以終端客戶自己購買還不如通過貿易商來代購劃算,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貿易商從中看到了商機,專門從事代購服務。一部分研發用量的采購為避免采購的繁瑣,就通過這些交易靈活的第三方代購商采購。但是這些代購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過度依托第一梯隊,造成了價格更高,不支撐大體量采購。
第三種以沃格芯城為代表的本土化目錄分銷商。
國內分銷商限于資金實力有限,產品線少,前期平臺投入過大,見效周期長,服務團隊難組建,海量參數數據難以整理,倉儲物流不強,市場空間狹小,所以能夠提供在線購買的本土目錄分銷商少之又少。
本土分銷商要做在線目錄分銷,如果照搬國外的模式,想必困難重重,風險巨大。那么能開創屬于中國本土特色的在線目錄分銷嗎?答案是肯定的。通過我們采訪沃格芯城的GM翟春先生發現他們已經在摸索中逐漸找到了一條適合應用又適合國人習慣的路子。
翟總首先給我們分析了元器件電商化存在的最關鍵兩個問題。
首先是貨物質量與誠信問題。其實本來元器件和互聯網就緊密結合,之前幾乎所有的交易也是通過在線IC行業的B2B網站來獲取信息,然后線下簽訂合同,打款發貨。但是這些平臺都存在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不適于BOM式采購,價格不透明,質量無保證。采購不可能上B2B交易平臺選擇一家一家的供應商詢價,由于這些平臺對注冊供應商無法進行審核,誠信問題的越來越嚴重,導致貨物質量無法保證,售后流程復雜,供應商收款跑路或者出質量問題后跑路現象層出不窮。
其次是采購商的采購行為問題。說白了就是本土化的習慣模式難以改變。首先,在傳統交易過程中,采購方往往是處于優勢地位,尤其是大企業的采購。而當在線交易時,采購方變成了價格的接受者,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更讓消費者感覺自己的優勢不再;其次,電子元器件涉及采購金額較大,采購員不愿再網站上直接下單,擔心貨物質量出現問題時只知道企業卻找不到對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