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2390195
15190477151
在央企改革的背景下,身為IT產業國家隊的中國電子也在醞釀自身的改革。今年以來中國電子旗下上市公司動作頻頻,集團層面也與深交所合作,以期進一步提高資產證券化水平,合作培育一批優質的互聯網和信息安全企業,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按照中國電子規劃,圍繞五大業務板塊,華東科技專注于新型平板顯示中的面板業務,南京熊貓專注于電子裝備產業,中國軟件專注于軟件和信息化發展業務,深科技的定位是先進制造業,長城電腦定位于自主可控的計算機和服務器,長城信息繼續堅持以金融電子、醫療信息化和高新電子產品為主業,上海貝嶺屬于集成電路設計板塊,振華科技則是軍工信息安全平臺。
旗下上市公司眾多,為中國電子提供了良好平臺,但是歷史包袱重、業務布局盤根錯節也處處掣肘其改革。此前,華大剝離國民技術的股權而非中國電子內部資源接盤表明,在集團內部消除同業競爭的行動并未停止。雖然如此,但從現有局面看,CEC內部同業競爭的局面并未完全清除,這也是集團一直在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雖然平臺定位明確了,但并不代表企業目前的經營沒有問題。從華東科技近年的業績來看,虧損仍是主基調;六月份剛停牌的長城電腦在一位研究員看來,公司做的顯示器都比較低端,未來增長乏力,“要想發展肯定要點別的東西”;深科技目前代工業務仍占比不小,處在產業鏈底端。
上述研究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電子旗下那些沒有清晰方向,或者發展不是很理想的公司后續都會有一些運作,通過體外資產注入或其他方式梳理一下。按照該人士的邏輯,“最爛的公司就是最有題材的,因為原來業務已經沒前途了,所以有比較大重整的可能性。”
對于中國電子來講,目前最重要的無非是盡快梳理清楚業務關系,明確業務板塊,劃分好平臺定位,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并依托旗下上市公司資源,對經營較差的公司進行補強,對業務前途不太好的公司進行重整,也借此提高自身的資產證券化率。
對此,中國電子也有著清醒的認識,“考慮到中國電子業務結構布局和證券化率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集團內部確實在推進資產重組。集團對此次資產重組的總基調是,將旗下的二級企業都整合成業內具有競爭力的專業子集團,將專業子集團實現整體上市。”中國電子總經理劉烈宏曾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