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恒電子:領先行業基因芯片技術躋身前列
發布時間:2017/7/26 訪問人數:1192次
時恒集團憑借獨特的工藝方法和領先技術,生產的產品NTC熱敏電阻、熱敏電阻、NTC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等突出優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主要產品均通過了CQC、UL、CUL、TUV等認證。時恒集團緊跟國際發展動態,不斷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多項科技項目獲得包括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在內的各級政府的立項和資助。
基因芯片技術研發初期,全球有兩大核心平臺及產業先驅:一是美國Affymetrix(昂飛)公司,一是斯坦福大學。“如今,全球基因芯片技術仍是由這兩大核心引領,整體水平并未有質的飛躍。”宋家武說。
“傳統基因芯片技術的根本問題在于,沒能徹底解決工業化生產層面最關鍵的精準問題。”宋家武解釋,基因芯片的檢測要同時兼顧特異性和靈敏度。特異性提高,靈敏度不夠;靈敏度提高,特異性就差了。“在實驗室精度可以達標,但在精準醫療的臨床應用上,效果并不好。”
而賽樂奇的基因芯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應用生物傳感器,在原位將信號放大。這樣一來,即使為了保證特異性損失了一部分靈敏度,剩余的靈敏度空間也是足夠的。“這就確保了賽樂奇的基因芯片檢測的精準度。”
分子是基因檢測的天花板。宋家武說,賽樂奇生物傳感器基因芯片工業化生產規模產品的檢測靈敏度達到1個分子,檢測精度達到一個堿基(比分子更小的單位)的準確分辨率,檢測的重復性達99%以上。而在業內,普遍的工業化產品檢測精度是2-3個堿基,檢測重復性是90%-95%。“這都是質的差別。”他說。
2013年,經過近10年的研發沉淀,賽樂奇獲得了第一個國家產品注冊證,公司由研發轉入銷售階段和飛速發展時期。
目前,以生物傳感器基因芯片及臨床診斷技術為平臺,賽樂奇逐漸形成了5大系列、20多種基因芯片產品,已成熟的產品包括:感染性疾病的精準診斷系列、慢性肝病個體化醫療檢測系列、優生優育產品系列、代謝性相關疾病系列和腫瘤個體化醫療等五大產品系列。
采訪當天,宋家武告訴記者,眼下又有兩個新產品即將獲得注冊證。到目前為止,賽樂奇已獲得11個國家三類(國家級)體外診斷試劑新產品注冊證,2個二類(省級)注冊證及若干一類(市級)注冊證。
創新并未止步。2016年,為了滿足生產需求,宋家武痛下決心,淘汰了美國的3條生產線,投資千萬引進德國生產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體外診斷用基因芯片生產線,生產能力擴大了30倍。
如今,賽樂奇已成長為年銷售芯片過百萬、銷售額近1億、涵蓋1000余名成員的創新型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平臺發明專利2個,申報已公開的發明專利3個,已申報未公開的發明專利4個,與北京的博奧生物、長沙的宏灝基因和上海的百傲科技同為國內精準醫療基因芯片的領軍企業。
時恒電子:http://www.shiheng.com.cn